逾越節 是猶太人的大節日,為期七天,第一天和最後一天都有放假。因著猶太律法的規定,逾越節期間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。我住在 以色列 的kibbutz時,有很多有趣的體驗。
逾越節 的食物
・ 麵包
Kibbutz不是religious的地方,逾越節期間,我們仍然能吃到有酵的食物,餐廳的伙食沒有改變太多,唯一缺少的是麵包。
餐廳的食物間裡,有個專門放麵包的櫃子,平常每天都會進新鮮的吐司麵包,大家可以各取所需。然而,逾越節開始後,麵包越來越少,最後,整個櫃子則是放滿了一包包的無酵餅。
住在以色列,即使不相信猶太教,環境也會逼著你遵守猶太律法。
依照猶太律法,逾越節時是不能吃麵包的。做麵包的工廠和烘焙店全都休息了,沒有人在逾越節期間賣麵包,因此,即便我們不在乎猶太教的規定,也一樣是沒有麵包吃的。
因應這個問題,逾越節前一天,kibbutz先買好了大量的麵包,不過,畢竟麵包會壞,不可能存一整個星期的量,所以,逾越節才過不到三天,我們就沒有麵包吃啦。
是說,我們為什麼不去旁邊的阿拉伯村莊買麵包呢?
・ 無酵餅 Matzo
在《逾越節的必吃必做》中有提過,無酵餅是逾越節時唯一能吃的主食。當然,在kibbutz還是有很多其他食物,不過我們也吃很多無酵餅。
無酵餅雖然沒有任何調味,但因為是澱粉,咀嚼久一點就會有淡淡的甜味,口感又乾又脆,吃起來喀滋喀滋的,而且無糖無油,感覺吃很多也不會胖,很適合在嘴饞時拿來吃。
▼逾越節的無酵餅。

印刷廠的老闆JN第一天就提醒我,絕對不要把無酵餅當成麵包的替代品來吃,不然會很可怕的,因為無酵餅太乾了,進得去但是出不來。
講白一點就是:今天多吃幾片無酵餅,明天就會便秘。不知道其他猶太人是怎麼吃一整個星期的。
大家對無酵餅是又愛又恨,我覺得無酵餅其實並不難吃,但是一連七天都只能吃無酵餅就不怎麼有趣了。
我嘗試了多種吃法,無酵餅塗奶油、無酵餅塗巧克力醬、無酵餅沾tahini(中東芝麻醬)、無酵餅加起司,就這樣也過了。雖然沒有受不了,但逾越節過後,我真的不想再吃到無酵餅了。
・ 無酵餅捲餅
逾越節期間,我因為有事,去了特拉維夫一趟,本來很期待,想要去吃那些我喜歡的食物,像是沙威瑪、falafel⋯⋯
到了街上才發現,不論是餐廳或小吃店都改了一套菜單,是符合逾越節規定的。而且,還可以看到各種無酵餅的食物,無酵餅三明治、無酵餅披薩、無酵餅巧克力bar等等,有好多創意的吃法。
而在特拉維夫的傳統市場裡,原本我最愛的那些小麵包、小糕點都沒有出現,取而代之的是賣「無酵餅捲餅」的攤子。無酵餅中間捲著餡料,然後在油鍋上煎到金黃,看起來有點像縮小版的墨西哥捲餅(burrito)。
▼ 逾越節限定的無酵餅捲餅,裡面要包什麼都可以。
雖然我已經對無酵餅感到膩了,不過kibbutz沒有無酵餅捲餅這樣的食物,出於好奇,我還是買了一個來試試。
外皮的無酵餅有點脆但又是軟的,中間包的是起司,融化了會拉絲。這個捲餅口感和味道都很不錯,完全顛覆了我對無酵餅的印象。
逾越節 小確幸 - 手工披薩
逾越節時沒有麵包對我來說不痛不癢,畢竟我是吃米長大的,一個月不吃麵包也沒問題。然而,那些歐美志工可不這麼認為,才兩天不吃麵包就好像要了他們的命,一直抱怨。
還好,有Guy和Adiva來拯救大家。
Guy和Adiva是在kibbutz的小動物園工作的一對夫婦,他們又熱情又有著年輕的思想,和志工們都像朋友一般。雖然不是在廚房工作,但是他們很喜歡料理,特別喜歡餵飽很多人。
放假日的中午,Guy搬了一個披薩專用的小烤爐來到我們住的地方,Adiva則是帶了好幾種食材和一大盆已經發酵好的麵團。他們志願來給我們一個DIY pizza lunch,做有鬆厚餅皮的披薩,讓大家解解麵包的饞。
▼ 正在預備的Guy。

我們在中庭擺了桌子,每個人拿著桿好的餅皮,自己加上想要吃的配料,再讓Guy放進小烤爐,不用太久,就有又熱又香的披薩可以吃了。
▼ 我負責幫大家桿披薩的餅皮,是個很好玩的工作。

▼ 我與美味的披薩,後面是小烤爐。(雖然照片很醜,但還是跟你們分享一下)

感謝Guy和Adiva,對我們來說,能吃到披薩已經夠特別了,別說還是在逾越節時,根本就太幸福啦!
逾越節算不上我最喜歡的節日,不過確實很特別,我從頭到尾體驗了不少新鮮事,尤其在食物方面。不過,拜託,無酵餅可不可以暫時不要出現在我眼前……